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話對稠江街道楊村五區(qū)的龔輝昌來說,不對。每當提起龔輝昌,鄰居們就會給他貼上一個標簽:孝子。 2003年,龔輝昌的母親被確診為滑膜炎,為防止肌肉萎縮癱瘓,18年來,陪母親出門散步成為龔輝昌風(fēng)雨無阻的“每日必修課”。這份十幾年雷打不動的孝心,成為很多人眼中最美的一道風(fēng)景。 “輝昌,又陪老媽出去走路了?”昨天10點左右,記者來到楊村五區(qū)時,正巧遇見龔輝昌扶著老母散步回來,他還不時微笑著和熟人打招呼閑聊。老太太叫陳章蘭,今年93歲高齡,而攙扶著她的兒子龔輝昌也已58歲了。 龔輝昌出身于一個農(nóng)村家庭,父親年輕時是一名打石匠,母親常年在家操持家務(wù),自己年輕時靠打零工為生。龔輝昌說:“后來我家在村里開了一個代銷店,日子好過了一點。可是到了2002年,父親沒享多少福就因病離世了,母親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可能是長時間坐著做手工活的緣故,膝蓋腫得厲害! 老太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開始臥床不起,幾近癱瘓。為了治病,龔輝昌帶著老母跑遍了市內(nèi)外大醫(yī)院,先后住了6次院。2003年,在浙大二院檢查后,被確診為滑膜炎,醫(yī)生建議手術(shù)治療?紤]到母親年紀太大,龔輝昌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便遍訪各地名醫(yī),嘗試了不少民間偏方,可效果都不理想。 為防止母親長期臥床而肌肉萎縮,龔輝昌送她去按摩理療,每日天不亮就蹬著三輪車帶老母去理療。他還堅持每天帶母親出去散步,他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明白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 清晨5點,下午5點,每天行走5公里,這是龔輝昌母子雷打不動的散步時間。最早的時候,龔輝昌幾乎是抱著母親在公園練習(xí)走路,漸漸地,從抱撐改為攙扶,老太太終于可以在兒子攙扶下站直身子、邁開腳步行走。為了讓母親有一個良好的鍛煉環(huán)境,龔輝昌每天早上5點起床,從4樓把母親抱下來,用三輪車馱著她去3公里外的公園,便開始2小時的“功課”。100米、200米、1000米、2000米……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至今已整整走了18年。在兒子攙扶下,老太太現(xiàn)在一口氣能走完3000米。這些年,在楊村路、江濱公園、孝子祠公園、稠江公園等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這母子倆相依相伴的身影。 在龔輝昌家,記者發(fā)現(xiàn)他母親平時居住的房內(nèi)鋪著兩張床,覺得有些疑惑。龔輝昌就笑笑說:“家里其他人都住在頂樓,母親腿腳不方便,就住在二樓,為了方便照顧,我就陪母親住在一塊了。母親年紀大了,晚間上廁所什么的不方便,總得有人照顧。” 龔輝昌的孝義言行深深感染著家人,妻子每天為龔輝昌母子倆做好三餐飯,嫁在佛堂的女兒每次回娘家,也會為奶奶帶幾件新衣服和一些糕點,全家溫馨和睦。有鄰居曾勸龔輝昌,日子好過了,可以清閑點了,請個保姆照顧老人得了。但是他不放心,總覺得保姆不如自己照顧得周到細致,“盡孝是一輩子的事,小的時候母親撫養(yǎng)我長大,現(xiàn)在我要陪著她慢慢變老”。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痹诹x烏這座以孝得名的城市里,龔輝昌這一頂天立地的男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久病床前有孝子”,助力敬老愛老這一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不斷發(fā)揚光大。 |
GMT+8, 2024-10-30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