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孝義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礎,根植于商城大地的孝文化是義烏傳統(tǒng)文化中最有特色的華彩篇章。 義烏是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邦仦踉岣、孝感天地”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像一股不竭的清泉,滋潤著烏傷大地后人的心靈,潛移默化地陶冶著人們的靈魂。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江南后,始置烏傷縣,自新朝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起,曾一度改名為烏孝,到光武帝時又恢復為烏傷。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起稱義烏,至今未變。據(jù)嘉慶《義烏縣志》記載:“義烏為孝子過化之鄉(xiāng)!睘鮽h名的由來,相傳“秦顏孝子氏,事親孝,葬親躬畚鍤,群烏銜土助之,喙為之傷,后旌其邑曰烏傷,曰烏孝,曰義烏,皆以孝子故!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其天下太平!闭J為尊親、事親是人生最大的事情,鄉(xiāng)鄰和睦、尊老愛幼、敦親尚孝,這些倫理道德代不乏人,且代代相因。誠如嘉慶《義烏縣志》所評說:“……所謂施諸后世,放諸四海者,無異道也。吾烏,縣以孝開,冢留秦壤;忠孝堂,顏、宗并祀,視他邑更軼倫矣! 孝義是義烏的文化之源,流傳于義烏的民諺、歌謠中也能窺其一二。如諺語稱:“孝敬公婆自得福,孝敬田地自得谷”;“敬九十九杯墳頭酒,不如敬一杯喉頭酒”;“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等。歌謠則更多,如《仙英哭夫》:“……日頭曬來熱烘烘,公婆前來勸一通,勸阿仙英去嫁儂(人),仙英勿愿嫁老公,服侍婆婆服侍公,公婆過輩(去世)再嫁儂……”又如《花名寶卷(勸世文)》:“孝敬公婆為第一,自己也要做婆身;儂(你)若勿把大人敬,遭人輕視被人恨;在家盡心敬公婆,何用南海拜觀音;一心只管行孝道,皇天不負孝心人。”在《勸孝歌》中則唱道:“孝為百行首,詩出不勝錄……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奉勸為人學,孝經(jīng)宜早讀。人不孝其親,不如畜與禽。悲烏尚反哺,羔羊尤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料與木……” 兩千多年來,義烏百姓孝行甚篤,有孝名留世的人歷代不乏,尤其歷代名人更是躬修孝德,多存口碑史記,常勵宗族鄉(xiāng)里。據(jù)《義烏縣志》記載:秦有顏烏;漢有楊喬;三國有駱俊、駱統(tǒng);唐有駱賓王;宋有徐僑、宗澤、陳熙晉、黃凈德、石子定、樓斗南、樓蘊;元有朱震亨、黃溍;明有王袆及王紳、王綬父子,陳思任、商節(jié)、丁文明、吳百朋、倪仁吉、龔曇、陳侯周、毛學舜、陳樵、楊芾、傅商弼、陳文言、金文泰、方稠、樓德運、金文亮、王汶、樓楷、朱叔誠;清有朱之錫、胡之翰、駱寧楨、陳無咎、陳幌、王應麟、金漢鼎、樓景聯(lián)兄弟、陳世耀、陳萬年、朱孔云、金肇進三兄弟、駱寧楨、傅文權、朱兆先、吳湛、金來儀、陳崇齋、陳士浩、龔起暈等,有的事親居而養(yǎng)樂,有的事親病則致其憂,有的事親喪哀而祭嚴,有的因事親而務實且成就大業(yè),有的父母在不遠游,有的以德報怨,有的舍身救親,還有踐行父母遺愿等,一個個有血有肉、有聲有色、可傳可承、可述可學的的孝舉,譜寫了一幅幅璀璨奪目的孝義圖,成為了中國孝義文化中厚重而閃光的一頁。 古人以孝為天性,代代相傳,今人仍以孝為準則,視之為人倫道德的根本,視之為行為規(guī)范和做人的美德。陳望道、馮雪峰、吳晗、龔獻廷、蔣仲苓、呂新慶、楊守春、羅兆梅、李冬蓮、龔輝昌、賈獻章等,有的倡導孝道新理念,有的拜師學醫(yī)懸壺濟世,有的陪母親同床而眠,有的幾十年如一日服侍婆婆等,他們的孝義的故事在家鄉(xiāng)成為美談;更有義籍臺灣鄉(xiāng)親每年清明掃墓,以及義工之家、愛心公社等愛心組織的孝義善舉薪火相傳,更是孝行天下的風骨。 孝義作為一種文化體系、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起點與根本。崇尚孝道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情感和個性特征,具有自強不息的民族凝聚力和親和力,是維系中華民族情感的重要紐帶,是可以退守和棲居的精神家園,也是增強文化認同的寶貴資源。 義烏人的孝行傳統(tǒng)精神具有“務實、貼近、富義、尚勇、弘源”的內涵,孝義文化建設活動是打造義烏城市新名片、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 孝既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要與時俱進。為深入開展“弘揚傳統(tǒng)文化,打造孝義之城”活動,要緊扣“小孝持家、中孝敬業(yè)、大孝愛國”的新時代孝義內涵,把孝義文化作為城市治理和建設的重要精神資源,精心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載體,廣泛發(fā)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將義烏打造成孝義文化傳承高地、傳播高地、教育高地、志愿服務高地、先進典型示范高地,為打造“重要窗口”,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精神動力、道德支撐和強大正能量。 |
GMT+8, 2024-10-30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