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任何事,都應(yīng)該有一些想法。平時說話,其實也只是為了表達一些觀念,看法;做事,不也是為了要完成一些理念、想法?就連吃飯,也有很多的觀念想法。佛教把吃飯的地方叫“五觀堂”(齋堂),意即吃飯時,應(yīng)做到“五種觀想”。述說如下: 一、 記工多少,量彼來處:吃飯時,須知我今日粒米進口,這是經(jīng)過農(nóng)夫辛苦種植,商人販賣,工人處理,家人燒煮,才能填飽我的肚皮,所以粒米的功德,豈是金錢所能衡量?所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就能以感恩心受食,進而激發(fā)道心。 二、 忖己德行,全缺應(yīng)供:吃飯時應(yīng)該想一想,自己的道德、貢獻,足以享受這餐美食嗎?如寺院齋堂的對聯(lián)說“三心未了水難消,五官若明金易化”,如此一想,慚愧心油然升起,自然進德。 三、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我們到“五觀堂”的“齋堂”吃飯,叫做“過堂”,這個用詞很有意思,意即告訴吾人,吃飯只是經(jīng)過齋堂一下,如同“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不可起貪嗔念頭。在齋堂里,面對好吃的東西,容易起貪心,不好吃的,則容易生起嗔念,所以必須要慎防自己的道心,要離開過失。 四、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吾人所以吃飯,就是因為“餓病”發(fā)作,所以要以飲食為藥來治療餓病,因此三餐飲食只是為了治病,為什么要貪求執(zhí)著呢?三餐飲食既是為求飽腹,讓身體健康,因此不應(yīng)只在美味上著意。 五、 為成道故,方受此食:每日三餐,只是為了維持健康的身體,以便可以修行,成就未來的事業(yè)、理念,甚至成道開悟,因此才借助三餐。進食三餐,既是為成道業(yè),因此應(yīng)該發(fā)道心,要精進奮發(fā),放堪受食。 飲食是人生所不可少的資糧,民以食為天,假如沒有飲食,人就無法生存,因此我們“吃現(xiàn)成飯,當思來處不易;說事后話,唯恐當局者迷”。吃飯應(yīng)帶著感恩的心,帶著隨緣的念頭,如同佛門的“托缽乞食”,要次第乞食,平等而乞,不分貧富,不揀精粗,不計凈穢,不生增減。能夠懷抱這樣的心,才是如法的乞食,才能合乎飲食之道。 這是一篇講飲食之道的文章,講佛門弟子應(yīng)該在每日三餐前多思量,但是我想這個道理也能夠引申到企業(yè)之中,員工在每日三餐或者每次從老板那里領(lǐng)取工資之后,如果能夠按照上面的五觀如是思索一下,在處理工作的用心程度上,在對公司事業(yè)發(fā)展的理解上,在面對艱苦工作上,想必會有全然不同的感悟與理解。 |
GMT+8, 2024-10-22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