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教材 講道理 不放棄 上小學二年級的希希是大院里的“小榜樣”,很多家長都拿希希為例子教育孩子:“你看希希多懂事,不挑食,也不買零食吃,長得壯壯的,哪像你……”為此,希希媽很是自豪。 她告訴記者,懷孕的時候就聽很多人說,添加輔食是個比較困難的過程,要很有耐心才行。于是那時她就做好了思想準備,一定要有耐心、不放棄。 果然,剛開始給希希喂輔食的時候,抗拒啊、哭鬧啊,還會用小手打掉伸過來的勺子。希希媽沒有放棄,她不管希希是否聽得懂,每次喂輔食之前,她都跟希希講一番道理,告訴她這個是什么?為什么要吃?味道是什么樣的?反復幾次后,希希仿佛一夜之間懂事了,第二天就乖乖地吃了起來,從此添加輔食就變得很順利了。 適應了一種才添加另一種 有的媽媽看到寶寶接受輔食了,就非常心急地不斷給寶寶增加輔食種類,生怕營養(yǎng)不夠。而子彥媽就不是這樣,她告訴記者,一下給寶寶增加太多種類的輔食,寶寶會吸收不了,對腸胃不好。 子彥適應一種輔食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但子彥媽很有耐心,堅持讓他適應了一種輔食之后,再過一周才開始增加另一種輔食。當聽說有的小孩因為脾胃虛弱而厭食的時候,子彥媽都會想:還好當時沒有心急,沒讓輔食壞了子彥的胃口。 專家解析 良好飲食習慣從添加輔食開始 陸光成表示,孩子對第一次添加輔食總是會抗拒的,而當他接受了,就意味著他建立起了某種飲食習慣,所以,用什么方法讓他接受輔食,對今后孩子飲食習慣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頻繁更換輔食,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他們總以為孩子的抗拒是因為那個輔食不是他愛吃的,其實不然。第一口輔食不管是什么,總是會抗拒的,頻繁更換只會給孩子留下一種印象:我不愛吃媽媽就會換一種,我一定要換到我愛吃的東西為止。這種認知會伴隨著孩子成長,若不及時糾正,就會挑食。 過早加糖加鹽也是一個誤區(qū),其實不是怕小孩腸胃負擔不了,而是這也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不甜的不吃,不咸的不吃。因為小孩對咸甜特別敏感,記憶力特別深,所以長大后就會挑食。 陸光成說,在“正面教材”中,兩位媽媽的行為是非常正確的,但除此之外,還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不要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換輔食,而應該在身體狀況好的時候更換;先吃原汁原味的輔食,再吃有味道的;先吃流質再吃糊狀泥狀的;先吃蔬菜汁再吃果汁等等。 |
GMT+8, 2024-12-24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