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嘯、臺風、爆炸、恐怖襲擊……災難如同一場不見硝煙的戰(zhàn)爭。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如何科學地應對,最大限度地控制損傷?前天上午,浙江省醫(yī)學會災難分會成立,并召開了首屆學術年會(以下簡稱“年會”),浙江省中醫(yī)院骨傷科主任童培建教授當選為首屆分會主任委員。
童教授說:“從溫州高鐵出軌、到沿海地區(qū)的臺風,再到杭州7.5公交事件,近幾年,我省的災難其實不少。再比如,每天馬路上發(fā)生的交通意外,也是災難。遇到災難普通市民如何自救、互救,救援的‘黃金1小時’內如何快速有效地開展,怎么避免次生災難的發(fā)生等是我國災難醫(yī)學發(fā)展的重點!
與其他的分會不同,災難醫(yī)學分會是門交叉學科,涉及骨科、腦外科、急診科、呼吸科、兒科、泌尿外科、重癥醫(yī)學科等。
“根據(jù)我省的特點,災難分會的委員中有核電站、公安廳,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專家和管理人員。”童教授說,相比之下,骨科專家會略多一些,這與災難事故現(xiàn)場中,骨科患者居多有關。據(jù)統(tǒng)計,除火災外,大部分的災難事故中,骨折、軟組織損傷患者約占60%-70%。
年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7醫(yī)院交通傷急救中心侯振海醫(yī)師作了題為《高速公路交通傷特點分析及急救模式探討》的報告,里面有不少東西還蠻實用的。
高速公路交通傷中
近一半為追尾,下肢最易受傷占29%
侯振海醫(yī)師說,交通傷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一大公害,占各類傷亡的第一位,而高速公路交通傷又以傷情重、死亡率高及傷殘率高為顯著特點。如何提高救治水平,降低高速公路交通傷的死亡率及致殘率很重要。他回顧性分析了2005-2010年間9172起交通事故資料,發(fā)現(xiàn)交通事故有明顯的時間分布規(guī)律,事故以“人”為主要原因,追尾及撞固定物為主要事故形態(tài),駕駛員與乘客在事故中具有相同的危險性。
在事故發(fā)生的月份上,每年的10月為第一個高峰,其次是1月和5月。侯醫(yī)師說:“這可能與5月和10月剛好處于季節(jié)交替,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關。同時,這三個月也是出行旺季,路上車輛多。”
而在一周內,雙休日的事故發(fā)生率是最高的,尤其是星期天。在事故形態(tài)上,追尾的情況最多見,達4500起,占了近一半。其次是撞固定物,有2000起;駕駛員造成的事故原因中,未保持安全車距的占34.9%,是主要原因。位居第二的是操作不當,占26.9%;車輛的原因主要是爆胎,占41.2%。第二個是制動問題,占37.5%;天氣及照明對事故也有一定的影響,占21.3%。
就傷員及傷勢分布來看,31歲-40歲的傷員最多,約占25%,其次是21歲-30歲,占22.5%;在13652例傷員中,下肢受傷的比例最高,占29%。上肢次之,占27%。排第三的是頭部,占23%。腹部及盆骨、胸部、頸部,分別是13%、7%、1%;957例嚴重多發(fā)傷傷員中,損傷部位下肢仍居首位,占29%。其次是頭部,占28%。然后,依次為上肢(17%)、腹部及盆骨(11%)、頸部(11%)、胸部(6%)。
2005年,117醫(yī)院成立了“杭州市交通傷急救中心”。侯醫(yī)師說,醫(yī)院通過改進交通傷急救流程,大大降低了傷員的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
在未確定車禍傷者是否有骨折的情況下
切忌隨意搬動傷員、改變傷員姿勢
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交通事故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當事故發(fā)生以后,我們該怎么辦?
童培建教授說,首先要保持頭腦冷靜,控制情緒,不要驚慌失措,亂喊亂跑,造成現(xiàn)場更加混亂,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時,更要當心后方車輛。
童教授提醒,有兩點一定要記住——
1.不管你是否有急救知識,都建議先撥打120。
撥通后,盡可能詳細地描述事故現(xiàn)場,包括是什么事故,如車撞車、車撞物等;有多少人受傷,傷在哪,傷員是否有意識,有沒有出血等。
撥打120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叫救護車。另一個是,你可以在120急救中心的調度員指導下,完成簡單的第一時間的院前急救。
2.在未確定傷員是否有骨折的情況下,切忌隨意搬動傷員。也不要擅自改變傷員的姿勢,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童教授說,他曾接診過一個病人,40多歲,在高速公路上撞到護欄導致翻車,他整個人被壓在汽車下面。附近熱心的村民看到后,紛紛過來幫忙,大家一起合力把汽車推開,連拖帶拽地把他從汽車底下救出來。當他被送到醫(yī)院后,雙下肢失去了知覺。他是個腰椎暴力性骨折,本來就很容易造成脊髓損傷,引起不同程度的癱瘓,而院前搬運不當,則增加了風險。據(jù)傷者本人說,當他被壓在車底下時,他的雙腿是有知覺的,但當被從車底下拉出來后,雙腿卻沒有感覺了。雖然經(jīng)過積極的治療,他的雙腿恢復了基本功能,但其中一條腿的肌力只有4級(正常人為5級),能簡單對抗外界的阻力,但不大有力氣。
如果你有骨折,也告訴救援的人
等120來了后,再把自己救出來
童教授還提醒,如果遇到翻車,人被困在車內,最重要的是先將車輛熄火,以免發(fā)生燃燒、爆炸等危險。
熄火后,如果傷員自己還能動,肢體沒被壓住,可在路人的幫助下把車翻過來,逃出車外。
如果傷員無法動彈,明顯感覺到肢體有骨折的,特別是頸椎、腰椎有骨折的,在車輛沒有燃燒風險的前提下,建議等候專業(yè)的救援人員,不要隨便翻動,以免發(fā)生二次損傷。作為傷者自己,也要提醒來救援的人:等120來了后,再把自己救出來。而在120來之前,現(xiàn)場人員要做的就是幫傷者止血,防止出血性休克。
搬運頸部、腰部骨折傷者
千萬不能用抱和背的方式
如果出車禍的地方比較偏遠,救護車短時間內無法趕到。再比如爬山時摔骨折了,等不到120。這個時候,就要依靠現(xiàn)場的人積極、正確的救治。
首先是要止血。最簡易的止血方法是,用傷員或其他人的皮帶、圍巾、手帕等可以捆綁的東西,綁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防止出血性休克。
上肢骨折固定:若傷員上肢骨折,應及時在現(xiàn)場做好關節(jié)固定,有夾板、木板、鋼板、支架最好,如果沒有,有雜志、樹枝也行。如果都沒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將患肢合攏,然后用布條、衣服、圍巾等,把患肢與軀干綁在一起固定好。
搬運胸腰部受損的傷員(需要3-4人):搬運者應站在傷員同一側,一人托住肩部,一人托住腰部、背部,另一人扶住傷員伸直的下肢,合力將病人抬到平板車或門板上,取仰臥位,腰下墊一約10厘米高的小墊。如果沒有類似門板的東西,則取俯臥位,禁止病人屈身或坐起,以免脊髓受壓。
搬運頸部受傷傷員(需要3-4人):一人管頭部的牽引固定,使頭與軀干部保持直線,固定其頸部不動,防止頭部扭轉屈伸損傷脊髓。其他3人站在傷員同一側,兩人托軀干,一人抱住下肢,然后將病人平托到平板車上。千萬不能用抱和背方式。
久坐者,座椅上放個靠墊
女性45歲后、男性50歲后,每天吃一片鈣片
作為知名的骨科專家,童培建教授說,近幾年,許多人坐辦公室的時間越來越長,頸椎、腰椎退化得很快,他介紹了幾個保護頸腰椎的小技巧——
建議每1小時起來活動1次,每次五六分鐘。長期低頭工作的,建議做做扭頭動作,慢慢向左右兩邊看看。若是久坐的,應起來活動一下筋骨,比如倒走,挺腰。
座椅上放個靠墊?繅|可以讓人不自覺地把腰背挺直,既能鍛煉腰背肌,又能降低對腰椎的損傷。
靠墻挺腰。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后腦勺抵住墻,腳尖慢慢踮起的同時,將腰背向前挺,然后,慢慢放下腳尖,做10-20分鐘。
補鈣。女性45歲以后,男性50歲以后,若對鈣片不過敏,建議一天吃一片鈣片。另外,日常飲食盡可能選擇含鈣豐富,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比如菠菜、牛奶、三文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