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迎洪羅相公: 迎洪羅相公等民俗文化活動每年由義烏田心村的四個自然村輪流承辦,每次為期四天四夜。相傳100多年前,田心村連續(xù)干旱,于是村里派人到荷葉塘村請來洪羅相公,洪羅相公來到后,果然田心村上空下起大雨,拯救當(dāng)?shù)匕傩,那一天就是農(nóng)歷十一月初八。 當(dāng)?shù)厝烁衅涠鞯,以后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儀式慶祝豐收,企盼來年國泰民安、五谷豐登,這一盛大的民間文化習(xí)俗在田心村代代相傳。 2、切麻糖: 關(guān)于義烏切麻糖的習(xí)俗,在《義烏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除夕前,“家家切炒米糖供春節(jié)茶食”。《義烏風(fēng)俗志》中則有了更多的描述:春節(jié)期間,全縣城鄉(xiāng)用糯米、粟米、油麻、花生、大豆,經(jīng)過蒸炒爆后,用紅、白、麥芽等糖切制“麻糖”,或稱“炒米糖”“胖米糖”與“寸金糖”。 3、做紅粿: 紅粿等傳統(tǒng)喜慶點心則是義烏人民在春節(jié)期間用于自家宴請時必不可少的菜品。宴初,在賓客們將酣未酣之際,呈上一籠熱氣騰騰的蒸饅頭,輔以鮮艷欲滴的紅燒肉與淡色素口的箬筍,一口咬下去,鮮美濃郁、滿口生香。
4、蒸饅頭: 據(jù)記載,吳店饅頭是義西有著百年歷史的名小吃。外形為半圓狀,柔軟而帶韌性,用手一抓,整個饅頭縮于手心,放開則復(fù)原如初。傳統(tǒng)的吳店饅頭,是義烏春節(jié)、元宵、端午等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主食,也是歷來老義烏人禮俗紅白喜事當(dāng)中必不可少的一份禮物。 5、贈送春聯(lián)祝福: 每逢春節(jié),義烏城鄉(xiāng)家家戶戶都會精選紅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辭舊迎新,寄語祥瑞,增添春節(jié)的喜慶氣氛。春節(jié)前,在義烏城鄉(xiāng)也經(jīng)?梢钥吹竭@樣熱鬧盈盈的場景,書法家現(xiàn)場鋪臺蘸墨,以筆寄意,在紅紙上書寫新春的祝福,送給來往的市民。
除夕 晚祀門神,俗稱“謝年”。謝年時,先將四方桌放置屋檐下,然后點上一對大紅蠟燭和一盞新桁燈,再在桌上放上三茶六酒、年飯、饅頭、紅馃、齋米和肉桶。肉桶里盛有煮熟的豬頭和雄雞(口福),雄雞上插上筷子,并在旁邊放兩個雞蛋。豬頭和雄雞的口中含幾根青蔥或萬年青葉尖。接著望空祭拜,三拜九叩,祈求來年吉祥,再焚燒錠帛,鳴放鞭炮,灑酒于地,將插在“口福”上的筷子拔去,祭神儀式結(jié)束。 謝年后再祭祖宗,俗稱“燒年夜”或“拜太公”。祭祖前點香持燈籠往祖宗埋葬方向的路邊迎接祖宗進門。座設(shè)上二橫六,牲酒同平時,酒須斟三巡,滿后供飯,再擱筷子于飯碗上,表示供膳已畢;然后三拜九叩,向祖宗祈福,焚化錠帛,取盤中肴飯各少許放入酒杯中,與酒同澆在錠帛灰上,作為路上的干糧與程儀。最后持香、燈籠將祖宗恭送到路口。 祭祖后開始“更歲”。全家老少團坐吃年飯,長輩拿出紅包給未成年的兒孫分壓歲錢。于灶下灰堂煨炭頭樹茬,稱為“火烏年祭”;掛祖先容像,供兒孫瞻拜。室內(nèi)俱點燈燭,名曰“滿堂紅”;婦女于燈下趕包粽子,其余成員娛樂坐守到天明,俗稱“坐長夜”。 春節(jié) 農(nóng)歷新年初一清晨,首先行開門儀式,在門框上貼“開門見喜”紅紙條,向“喜神方”燃點爆竹,禮拜接福。早餐吃羹和粽子,寓意農(nóng)家“先耕后種”;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接著率子女瞻拜祖墓,進香鳴炮添土,折松枝柏條回家。然后到各親友家拜年。 拜年時先由小輩向長輩送禮拜年,后長輩囑子女回拜,稱“回年”。拜年客道別時,本人給客人“回頭貨”,長輩給來拜年的幼輩“八卦鈿”(壓歲錢)。 年初八,俗稱“上八日”。義烏舊俗,頭一年結(jié)婚的新女婿,在這一天到岳父母家“拜年門”。老年婦女拎香袋出門前往附近八座寺廟上香禮拜,名曰“拜八寺”,祈求來生有好“八字”。義烏某些地方在這一天舉行“迎大蠟燭”民俗活動。 元宵 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時興吃元宵(即湯圓),寓意團圓美滿。舊時元宵夜,姑娘們愛從油菜田中采來數(shù)片菜葉,用以撣肩,名曰“撣油肩”。過元宵夜稱“鬧元宵”,義烏民間有迎龍燈、魁星燈、舞獅子、走馬燈等傳統(tǒng)活動,迎時火銃、炮杖聲震長空,鑼鼓嗩吶喧鬧盈耳,有的徹夜不息,鬧至次日天明才興盡而歸。 民間禁忌 除夕夜與年初一作興講利市話。義烏舊俗,殺雞殺鴨叫“圓雞圓鴨”,熄燈叫“圓燈”,睡覺叫“安脊”,小孩跌倒叫“滾元寶”,東西摔破叫“碎碎(歲歲)平安”等。 大年初一不能動掃帚,俗稱“掃帚生日”,否則會掃走運氣,趕跑財神;不能洗衣服,往門外倒垃圾,倒洗臉?biāo)仑斶\倒掉,不能吵嘴打架,打罵孩子;不能讓小孩玩刀槍等。大年初一,如果小孩說了不吉利的話,長輩會拿一張草紙揩揩小孩嘴巴,俗稱“揩屁股”,意思是童言無忌。有些長輩會想方設(shè)法從小孩口中套出一些利市話來,名曰“討口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