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平時接觸關于購車的指南和心得也越來越多,但是不是所有被流傳的所謂購車指南都是科學的。下面茶哥就總結(jié)了大家買車常見的十大誤區(qū),看看你中槍了么? 誤區(qū)一:車價越低越好 一些消費者買車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價格,認為車價越低越好。甚至認為購車時可以選擇一家車輛售價最低的店,而在維修保養(yǎng)時選擇另外的4S店就可以了。如果在有形汽車交易市場買車,千萬別被車蟲報出的低價所吸引,因為很可能會在上牌、裝飾和保險等方面暗藏殺機,一些小保險公司的理賠非常麻煩。事實上,不少4S店在售車時就已經(jīng)為前來購車的消費者提供了一些售后保養(yǎng)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失去享受這些讓利機會是很可惜的。 誤區(qū)二:降價促銷定有實惠 少數(shù)不理智的消費者一看到商家的降價、促銷活動就怦然心動,匆匆將車“拿下”,心里還美滋滋地認為落了個大便宜。降價、促銷對于消費者而言,當然不是件壞事,但首先得保持冷靜的頭腦。俗話說,“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針對商家的優(yōu)惠活動,首先要大致了解此舉目的何在,有不少商家其實都是為了清理庫存、處理滯銷車型。此外,有一些所謂的降價促銷活動聽起來很誘人,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優(yōu)惠。 誤區(qū)三:盲目持幣等待 很多消費者很早就有買車計劃,但總想再等等,等到車價最低的時候再出手。結(jié)果就無休止地等了下去,一直拿不定主意。這類消費者由于對汽車降價特別敏感,總擔心剛買的新車價格降了。實際上,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車價會一直呈現(xiàn)下降趨勢,即使等到白了頭也沒有絕對的最低價。所以,消費者只要有實際購車需求、目前車價能接受,就沒有必要遲遲不出手,正所謂“早買早享受”。 誤區(qū)四:進口總比國產(chǎn)好 一些經(jīng)濟條件還不錯的消費者,在決定買車時根本不考慮國產(chǎn)車,總是把目光投向自認為“高人一等”的進口車。進口車性能穩(wěn)定固然比國產(chǎn)車略高一籌,但在維修和配件的供應方面,卻無法與國產(chǎn)車相比,況且很多國產(chǎn)車的車型已逐漸和國際接軌,各項技術性能也達到進口車的水平。另外,從不同渠道進口的車輛也存在著不適合我國道路的情況。 誤區(qū)五:性能理解為配置 買車看“性價比”已經(jīng)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共識,但消費者在追求產(chǎn)品性價比的過程往往走入一個誤區(qū),將性能理解為配置,過分關心產(chǎn)品的配置,而忽視了產(chǎn)品真正的性能。如今汽車配置同質(zhì)化傾向越來越明顯,性能顯然更應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主要參考。雖然眾多車型配置雷同,但單從發(fā)動機技術方面仍可分出三六九等。 誤區(qū)六:配置越高越好 部分消費者在買車時,一味地追求配置高檔、功能齊全,甚至不切實際地要求小型車上擁有大型豪華車的裝備和功能。買車主要是為了代步,因此消費者不要被一些華而不實的裝置所迷惑,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適當配置。譬如高檔DVD、高級音響等固然給人享受,但有多少人會在車內(nèi)看電視?與其把錢花在使用率很低的配置上,還不如把錢花在刀刃上,買一輛在空間、動力、安全和操控方面更好的車來得實惠。 誤區(qū)七:油耗高于一切 隨著油價日益攀升,一些對油耗比較敏感的消費者在挑選車輛時,就一頭鉆進了廠家標稱的油耗里面去了。其實,汽車廠家標稱的油耗僅是理想油耗、且水分很大,一般實際行車過程中幾乎難以達到。此類消費者應該對整車各項性能指標充分了解之后,根據(jù)自身的用車需求,在汽車的動力性、安全性、舒適性與燃油經(jīng)濟性之間作出評定和選擇。值得提醒的是,作為家庭用車,對家人安全以及乘坐舒適性的考慮是必不可少的選購因素。 誤區(qū)八:空間越大越好 對于空間的大小,是見仁見智,理論上大空間的車款無論是駕駛或是乘坐、還是載物都更為理想,但首先判斷空間大小,以不妨礙日常駕駛、乘坐為前提,用中級車的標準來檢視家用車的空間是不太正確的,再說,后排腿部空間的大小一部分是取決于前排駕駛者的身高,所以小車的空間與大車的空間不能相提并論。當然如果是一家三口,就沒有考慮購買SUV或者是7座多功能車款,可能你會說日后一家大小出游,加上雙方的家長,一部車至少要坐7人,購買7坐的車,是最恰當?shù)摹J聦嵣,你要知道一年有幾次是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購車不能因為。 誤區(qū)九:氣囊越多越安全 汽車發(fā)展到今時今日,當然不只是外形在不斷的進化,主動與被動安全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八零年代前,車廠都認為堅硬的車體才能保護到車內(nèi)成員,殊不知,這樣在發(fā)生碰撞時只能加重對車內(nèi)乘員的傷害,八零年代后,科學也證實了汽車在碰撞時產(chǎn)生的沖擊力,可以利用車身變形達到吸收撞擊能量的作用,從而更有效的保護車內(nèi)乘員的作用,所以現(xiàn)在的車造的都特別的軟,即使是歐洲車相對日本車硬一些,但比起幾十年前的歐洲車也軟的多了。 加上車內(nèi)標配的氣囊數(shù)量越來越多,很多人以為,事故發(fā)生時有氣囊彈出就平安無事,但值得注意的是,氣囊必須是配合上安全帶使用,才能起到保護的作用,假如在沒有扣上安全帶的前提下,在發(fā)生事故時很有可能會因為炸開的氣囊而斃命,相關案例已在多宗國內(nèi)外交通事故中得到驗證。再者當車速超過120km/h(包括制動時),任何被動的安全保護都會隨著速度的提高而相應的降低其能力,試想一下,以150km/h的時速在與僅有50m車距的前車追尾,只能用車毀人亡來形容,車上的安全設備在當時的速度下變得像紙片一樣不堪一擊。 誤區(qū)十:手動擋比自動擋更省油 打算買手動擋車型來達到省油的目的,首先因該清楚自己是否開手動擋的技術已經(jīng)很OK?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是個新手的話,還是選擇自動擋車型較為理想!伴_手動擋省油,開自動擋耗油”這一說法的前提是你已經(jīng)能很熟練的駕駛手動擋車型,否則你用手動擋車型開出自動擋車型的油耗是相當之正常的。而目前大部分家用車的自動擋均為5速自動,有的甚至是6速自動,在擋位的齒比設計上更為合理,起步、換擋有絕對高于手動擋的配合能力,不妨留意一下身邊開手動擋朋友,在地下繳完費后,準備上坡起步的時刻,一定是一腳大油后,輪胎“吱”的空轉(zhuǎn)一下才開始繼續(xù)行駛。換成是自動擋,會柔和很多,電腦能根據(jù)油門踏板的開啟角度及轉(zhuǎn)速,控制傳遞到輪胎的動力,相當柔和,這就是自動擋厲害過手動擋的特點之一。 |
GMT+8, 2024-10-22 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