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東莞網友在當?shù)啬痴搲l(fā)帖講述自己帶3歲女兒逛商場,為了讓女兒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他將女兒帶入女廁如廁,但一名女士突然對著這位爸爸破口大罵:“臭流氓”、“神經病”……該網帖引發(fā)網友熱議。(8月26日《廣州日報》) 很多家長都面臨過獨自帶異性孩子在公共場合如廁的“艱難選擇”,也遭遇過不少尷尬,因此,這則報道引發(fā)網友的廣泛關注也不足為奇。 其實,小孩子公共場所“如廁難”不僅表現(xiàn)在這一方面,F(xiàn)在大部分商場的洗手間里,坐便器、蹲廁、洗手臺等設施,都是按照成年人的身高和體型設置的;公園、醫(yī)院、圖書館等公共環(huán)境中也沒有兒童衛(wèi)生間,甚至一些嬰幼兒早教機構,也都是“媽媽抱著孩子如廁”;租借的兒童手推車基本沒有安全帶;超市的物品擺放有隱患;兒童樂園的玩具臟兮兮不更新……雖說都是“小”問題,但針對兒童設施的細節(jié),再認真細致都不為過。 因此,如果說這則新聞有什么啟示,筆者以為,從小的方面說,這提醒父母在帶異性孩子如廁時,需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可以主動向他人求助,在廁所門外找位女士幫忙,帶女兒上廁所等”。社會也應該對帶異性孩子如廁的家長更多包容和協(xié)助。從大的方面說,有人的地方就存在各種需求,特別是如廁這種很難忍耐的需求,這就需要在公共設施上進行改造,打造人性化公廁。 公廁建設中配套兒童專用衛(wèi)生間已有先例。云南麗江市婦幼保健院所建的家庭式廁所,一家人可同時如廁,頗具人性化。而在北京、杭州、廣州等地相繼設立的“無性別公廁”,與火車上廁所相似,在解決特殊人群如廁難問題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遺憾的是,親子廁所、兒童廁所并沒有遍地開花,只是在為數(shù)不多的城市、為數(shù)不多的場所如同“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 要改變幼兒如廁難,一方面要在公共廁所建設上人性一些,讓兒童“方便”更方便。同時,父母也需要早早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 |
GMT+8, 2024-10-23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