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林克玩撓癢癢游戲時,我根本沒有想到林克會這么感興趣,可以玩這么久,學到這么多的英語表達法,而且效果更是出乎意料的好。
在我與林克之間展開的“教”與“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我甘愿節(jié)節(jié)敗退。我要放棄原先的模式,打破所有的常規(guī),對女兒徹底地“投其所好”。 既然林克一進臥室、坐在書桌旁,就無精打采、哈欠連連,那何必一定非得在那兒學呢?我們就在她喜歡的客廳里學; 她不是不喜歡這套英語教材嗎,那就換一套。這套還不行?那我就自己編。你喜歡什么,我就編什么; 她不是最喜歡拿媽媽當惡作劇對象嗎?那我就當她的“開心果”,制造機會被她愚弄; 她不是喜歡玩兒嗎?那就讓她徹底地在玩中學。 于是,林克三、四年級的英語學習,主要就是在客廳里一邊玩一邊進行的,而學習內(nèi)容,都是我根據(jù)她的個人興趣愛好,為她專門編寫的。 林克從幼兒園起,就喜歡作弄媽媽,尤其喜歡撓我癢癢,看我樂得彎下腰、流出淚的樣子。那么,我們的英語學習,就從“撓癢癢”開始吧。 我對林克說:媽媽要和你玩撓癢癢的游戲,但在玩的過程中,我們要用英語進行對話。我先把游戲內(nèi)容用中文和林克大致說了一遍,林克一聽游戲內(nèi)容中的“紕漏”可以讓媽媽上當,被她撓到癢癢,便摩拳擦掌,興趣十足。即使學習英語句子是這個游戲里最討厭的規(guī)則,但為了參加這個有趣的游戲,她愿意遵守這個規(guī)則。我的目的已經(jīng)初步達到了! 我把游戲中出現(xiàn)的英文句子一句一句教給林克。林克一改往日死記硬背能力差的缺點,很快就記住了相關(guān)的句子。她恨不得游戲馬上開始: 林克:Can you fly? 你會飛嗎? 媽媽:Yes, I can. 我會。 林克:Can you show me how to fly? 能給我示范一下怎么飛嗎? 媽媽:Of course, I can. Look at me. 我當然能啦,看著我。 我裝作興高采烈、渾然不知林克正在醞釀著一個重大“陰謀”的樣子,做出了飛翔的姿勢。這個姿勢,剛好給林克提供了撓我胳肢窩的機會。 林克:Tickle, tickle, tickle. 胳肢啦,胳肢啦! 媽媽:Please don’t tickle me. I’m ticklish。請別胳肢我,我怕癢癢。 這些對話,在林克實現(xiàn)對我撓癢癢、洋洋自得的笑聲中順利結(jié)束了。 林克非常喜歡玩這個游戲,有時走在路上,就要跟我玩。于是就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我們在院子里一邊走一邊對話,追逐著互相撓癢癢。 當然,不能一直是飛的姿勢,我把上面的句子簡單改一下: Can you show me how to swim? 能示范一下怎么游泳嗎? Can you show me how to dance? 能示范一下怎么跳舞嗎? 而要示范swim、dance這兩個動作,都需要展開胳肢窩,讓林克達到撓我癢癢的目的。通過這個游戲,林克很快就掌握了show sb. how to do sth。這個重要句型。 熟練了上面的句型之后,我又增加了難度,讓林克說: Can you show me how to fly like a bird? 能示范一下怎樣像鳥一樣地飛嗎? 當時,林克只知道like是“喜歡”,還沒有接觸過like的另一個詞義 “像”。但這句話一出口,林克馬上就猜出like的含義,根本不用解釋。這就是語境的作用,一個活生生的句子里的單詞比起單詞表里死氣沉沉的字母組合,要有生機得多。 我又把其他兩個句子以同樣的方式擴展為: Can you show me how to swim like a fish? 能給我示范一下怎樣像魚那樣游嗎? Can you show me how to dance like a swan? 能給我示范一下怎樣像天鵝那樣跳舞嗎? 后來,學會”swim”這個單詞后,我又教林克swim like a rock(像巖石那樣地游泳)。林克翹起小臉問我:“石頭怎么會游泳呢?”我告訴她這就是“不會游”、“沉到水底”的意思,林克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個詞組。她對這類形象的詞組很有興趣,馬上就用到我們的對話中:I swim like a fish. You swim like a rock(我像魚兒那樣游,你像巖石沉到底)。于是,我立即“識相”地配合表演出“下沉”、“嗆水”的動作,一邊掐住自己的脖子,一邊高喊“Help, help!”(救命啊,救命。),引得林克笑得氣都喘不過來。 游戲一次次地進行,學英語的進度也在一點點推進。 林克掌握了上面游戲中的句型、短語之后,我又將“撓癢癢”游戲進行改編。新的游戲規(guī)則是:誰說出哪個地方怕癢,對方就不能撓哪個部位,而且一次只能說出一個部位,之前累計說出的幾個地方均有效,對方在以后的游戲中都不能撓這些部位。 游戲開始: 媽媽:Let’s have a tickle war. 我們來個“撓癢癢”大戰(zhàn)吧。 林克:Ok. Where are you most ticklish? 好的。你哪兒最怕癢癢呢? 媽媽:I’m ticklish on the feet. 我腳怕癢癢。(根據(jù)規(guī)則,林克不能撓我腳了。) 林克:Watch out! I’m going to tickle you under the arm。 注意!我要撓你胳肢窩啦。(林克開始撓我胳肢窩。) 媽媽:Please, please stop. I can’t take it any more. 請你停下吧,我受不了了。 林克:Where are you most ticklish? 你哪兒最怕癢癢? 媽媽:I’m ticklish under the arm. 我胳肢窩怕癢癢。 (根據(jù)規(guī)則,林克不能撓我的腳和胳肢窩。) 林克:Watch out! I’m going to tickle you behind the knees。 注意!我要撓你膝蓋彎啦。(林克開始撓我膝蓋彎。) 媽媽:Please, please stop. I can’t take it any more. 請你停下吧,我受不了了。 林克:Where are you most ticklish? 你哪兒最怕癢癢? 媽媽:I’m ticklish behind the knees. 我膝蓋后面怕癢癢。 (根據(jù)規(guī)則,林克不能撓我胳肢窩、腳和膝蓋彎。) 林克:Watch out! I’m going to tickle you around the neck。 注意!我要撓你脖子啦。(林克開始撓我脖子。) 媽媽:Please, please stop. I can’t take it any more. 請你停下吧,我受不了了。 林克:Where are you most ticklish? 你哪兒最怕癢癢? 媽媽:I’m ticklish around the neck. 我脖子怕癢癢。 (根據(jù)規(guī)則,林克不能撓我胳肢窩、腳、膝蓋彎和脖子。) 林克:Watch out! I’m going to tickle you on the belly。 注意!我要撓你肚子啦。(林克開始撓我肚子。) 媽媽:Please, please stop. I can’t take it any more. 請你停下吧,我受不了了。 在游戲中練習完這些對話,我和林克互換角色,由我來撓她癢癢。玩了幾遍之后,林克就耍起了小聰明。當我問她:Where are you most ticklish?(你哪兒最怕癢癢?)時,林克就回答說:I’m ticklish everywhere。(我哪兒都怕癢癢),讓自己免受被撓之苦。 撓癢癢的游戲,我們玩了很長時間。因為林克實在太喜歡了,我決定順水推舟,將撓癢癢游戲進行到底,最大限度地利用林克的這一喜好進行英語聽、說訓練。 這一天,我又想出一個好法子。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有趣的實驗,用科學的方法互相找出對方身上the most ticklish spot(最怕癢癢的地方)。當然,讓游戲更復雜一定是有目的的: 這次我有意識地安排了兩個帶有時間狀語從句的復雜句子(由before, till引導),訓練林克的語感。我打開手機上的計時器,游戲開始: 媽媽:How long can you let me tickle your armpits/feet/neck/sides/ belly before you can’t take it any more? 你可以讓我撓你胳肢窩/腳/脖子/腰部/肚子多久,你才受不了呢? 林克:You can tickle me till I shout “stop” and time it. (time計時) 你可以撓我直到我喊“!睘橹,然后計算時間。 (開始撓癢癢) 媽媽:Stop! I can’t take it any more. 停!我受不了了! 林克:Look at the timer. It’s 30 seconds. 看看計時器,30秒。(timer計時器) 我們把撓每個身體部位可以忍受的時間記錄下來,然后得出哪個部位最怕癢癢。 做完上面游戲時,全身都撓了一遍,我們發(fā)現(xiàn)當自己撓自己時并沒有癢癢的感覺,于是,我一邊撓自己,一邊教林克下面的對話: 媽媽:I don’t laugh when I tickle myself. Why? 我撓自己癢癢時,我不會笑,這是為什么?(我一邊使勁地撓自己癢癢) 林克:Because you know what’s going to happen。 因為你知道將要發(fā)生什么。 第一次和林克玩撓癢癢游戲時,我根本沒有想到林克會這么感興趣,可以玩這么久,學到這么多的英語表達法,而且效果更是出乎意料的好。有一段時間,吃完晚飯后休息,或著寫作業(yè)的空隙中,林克突然湊到我旁邊說:Mom, let’s have a tickle war。(媽媽,我們來個“撓癢癢”大戰(zhàn)吧)。看,那個不愛學英語的林克,現(xiàn)在在游戲的激勵下,已經(jīng)開始主動地想用英語來表達自己了。 我知道,我的探索走上了一個正確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從孩子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堅持以興趣為導向,讓孩子成為教學中的主角。 (有關(guān)撓癢癢游戲中要用到的英語句子,請參見附錄二MP3錄音部分Part One) 林克媽媽特別提示: 1. 當“教”與“學”成為勢不兩立的一對時,家長們不妨試一試打破所有的常規(guī),相信每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能做到; 2. 通過“撓癢癢”游戲,不但可以練習開口說英語,還可以增進親子關(guān)系。 |
GMT+8, 2024-10-24 04:29